河南省政协委员贾浩宇:尽早诊治“心灵感冒”,用AI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

网站编辑小A 阅读:488 2025-01-21 09:30:40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社会快速发展,竞争压力不断加大,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。面对多方面压力,中小学生出现焦虑、抑郁甚至自杀的问题,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深思。


河南省两会期间,省政协委员、中原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贾浩宇提交了《关于运用人工智能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的提案》。他认为,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已跟不上时代需求,存在诸多问题,建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,更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求。


1336.jpg


·传统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已跟不上时代需求


在疯狂内卷的大环境下,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引人关注。


当前,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。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所2023年发布的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1—2022)》显示,14.8%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发布的《中国青年发展报告》指出,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,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。


《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显示,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,50%为在校学生,41%曾因抑郁休学,抑郁症发病群体已呈年轻化趋势。

抑郁症被称为“离我们最近的心理疾病”。在西方,抑郁症常被称为“心灵感冒”,意思是抑郁症就像伤风感冒一样是常见的精神疾病。


“当前,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、复杂化的趋势。”贾浩宇分析说,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,主要依赖于专业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,通过面对面咨询、心理测评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。但是,这种模式对心理问题早期识别与干预不及时,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较低,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也较单一,难以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和共鸣。


·人工智能为心理健康服务带来新机遇


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,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。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,为心理健康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

贾浩宇说,通过无感知、全面的数据采集技术,整合青少年的学习、生活、行为数据等,人工智能技术为心理健康监测预警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。人工智能技术可集成多种先进的算法模型,能够对青少年的行为异常、心理状态、学业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实时监测,精准地识别出潜在心理健康问题。


人工智能具有个性化心理支持能力,通过虚拟辅导、智能聊天机器人、AI陪伴、个性化心理训练游戏等形式,以最贴合青少年自身需求的方式提供帮助。


另外,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,实现了随时随地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可能。借助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力量,由AI驱动的心理健康应用可以7×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服务。


·用AI构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


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,这样可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不足,能更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求。


贾浩宇建议,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治理的数字化转型。政府应鼓励科研机构、企业和学校、医疗机构等开展合作,共同研发适合青少年的人工智能心理健康产品和服务。同时,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,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与推广。


搭建统一的数字化心理健康数据平台,实现教育、医疗、社区等部门心理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,为人工智能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、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提供数据支撑。建立一个更为高效、响应迅速的支持系统,缓解心理评估与咨询服务不充分的问题。


针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特殊心理问题,借助AI赋能,加强“家校社医”协同合作,使“AI+心理健康”实现对“家庭—学校—医院—社会服务资源”的贯通,筑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立体防护网。


“当然,AI无法替代为有效心理健康支持所必需的人类关怀,它只能够发挥补充作用。”贾浩宇说,使用AI还必须高度重视伦理与隐私保护问题,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。


来源:大河网(原文《两会追“新”记|省政协委员贾浩宇:尽早诊治“心灵感冒”,用AI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》,有改动)

本文 K19康复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k19top.com:19999/?id=172
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搜索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